言必信、行必果——习近平谈诚信
发布日期:2021-09-22来源:赖茅浏览量:1057次
编者按:
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作了多次阐述,为诚信在社会生活、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,提供了基本遵循。习近平如何谈诚信?我们一起来了解。
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,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,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,使人不敢失信、不能失信。对见利忘义、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,要加大执法力度,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、付出代价。
——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
( 2016年12月9日)
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,依法经营、依法治企、依法维权。法律底线不能破,偷税漏税、走私贩私、制假贩假等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,偷工减料、缺斤短两、质次价高的亏心事坚决不做。
——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、工商联界
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(2016年3月4日)
“凡交,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。”中国坚持按照亲、诚、惠、容的理念,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,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。
—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
的讲话( 2014年6月28日)
中华文化强调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、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等等。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,不论过去还是现在,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,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。
——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(2014年5月4日)
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的时代价值,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
——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
(2014年2月24日)
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,自觉讲诚信、懂规矩、守纪律,襟怀坦白、言行一致,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,对党忠诚老实,对群众忠诚老实,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,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、越轨。
——在辽宁考察时强调(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)
巴基斯坦认为“诚信比财富更有用”,中国认为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,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。
——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(2015年4月21日)
坚持睦邻友好,增强相互信任。“信”在东方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,“无信不立”是中韩两国人民共同恪守的理念。中韩以信相交,确保了两国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牢固基础。
——在韩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(2014年7月3日)
坚持讲信修睦。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,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。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、友好相处,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。
——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( 2013年10月3日)
解决合作中的问题,我们讲一个“诚”字。中国和非洲都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,相互认知需要不断与时俱进。
——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( 2013年3月25日)
上一篇:
下一篇:诚信美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